欢迎来到新乡市体育局,今天是:

政务动态

领跑健康新乡 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乡市体育局局长答记者问

[ 时间:2021-12-27 点击:2209 ]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即将过去的2021年,在全面建设体育强市的征程中,新乡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的需求做文章,不断开创新乡市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新局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市体育工作也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新乡更加出彩贡献了体育的独特力量。近日,针对新乡市群众关心的问题,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毅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2021年,新乡市体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许毅明:2021年,我们主要办了三件大事,一是5月份举办中国·新乡中国银行2021“直通WTT大满贯·世乒赛”暨奥运模拟赛。此次赛事是我市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顶级赛事,为今后举办重大赛事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10月份举办2021首届中国·新乡(南太行)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大会暨户外时尚运动嘉年华系列活动,来自全国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参加活动,为我市体育行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拓宽思路。三是举办我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本届市运会设立16个大项、124个小项比赛,共有3685名运动员进行了2136场比赛。大会突出“拼搏、协作、向前”的主题,充分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新面貌。

记者:当前,全民健身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深入人心,请问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

许毅明:“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市体育局以“健康新乡”行动实施为主线,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交流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首先,推进城区“10分钟健身圈”规划工作,研究编制《新乡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其次,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活动80余场,代表河南省组队参加陕西全运会社会组比赛,取得1银1铜和2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全市共有7家单位、5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还有,积极推进河南省体育健身优惠券发放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核销优惠券197万余元,稳居全省6个试点城市第一名。

记者:今年新乡市青少年体育成绩突出,请您谈一谈具体情况?

许毅明:今年新乡市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表现突出。刘清漪、马梦露、娄佳怡等23名运动员代表河南省,参加了田径、排球、街舞等14个大项的比赛,共为河南代表团贡献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和12个第四名至第八名。其中,街舞项目(女子组)刘清漪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金牌,开创了历史,受到省体育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另外,确定了2022年省十四运会保六争四的目标任务。今年,我们还完成了95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注册、续签和转项手续,充实了新乡市青少年运动员队伍。全市开展了23个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市属体校在训人数达到950余人,向省集训队输送12名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70个第一名、64个第二名、83个第三名,第四名至第八名187个。近年来,新乡市深入开展体教融合,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和储备,在10余所学校布局了新乡市优势体育项目。积极配合推进新乡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校园足球精英联赛和“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以及青少年田径、足球、篮球等7个项目年度锦标赛,拓宽了青少年足球发展途径,提升了新乡市校园足球整体水平。

记者:今年新乡市成立了体育产业协会,又推出“健身强国”智慧体育平台,请您谈谈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许毅明:第一,我们成立新乡市体育产业协会,推动“健身强国”智慧体育平台上线,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统筹指导全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第二,加快推进平原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训练中心验收交付,指导开展合作运营,确保发挥场馆综合效用;积极筹措资金,推动体育中心和体育场提升改造和灾后重建。第三,认真实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和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全面摸清新乡市体育场地受灾情况,申请资金补助,推动受灾体育场地重建。

记者: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乡市的体育工作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许毅明:2022年,新乡市体育工作将坚持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导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实《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新乡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年~2025年)》政策落实,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健康新乡”行动实施,加快智慧体育建设,优化城区“15分钟健身圈”布局,积极申办河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做好品牌赛事培育,提升赛事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积极将新乡体育推向更高层次发展,确保进入全省体育工作第一方阵,让新乡体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活名片”。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一是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推动县(市、区)完成“两场三馆”建设;在定国湖、平原体育中心、平原博物院西广场和卫河南岸等公园广场安装二代智能健身器材;推动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完善公共体育场地全民健身功能。二是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达到38%以上,国民体质测定合格以上人数的比例达到92%以上。三是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打造一批市民身边的优秀体育健身组织,提供全民健身专业指导,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为市民量身定制健身方案。四是打造“天天有比赛、人人可参赛”的群众体育赛事。利用好群众体育赛事平台,重点培育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等传统项目赛事,积极发展网球、自行车、马拉松、水上运动等时尚项目赛事,鼓励开展群众性冬奥会赛事活动。

二、推动青少年竞训机制改革,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参加省十四运会,推进竞赛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乡市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青少年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以建设高质量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突破口,逐步与学校建立运动员共同培养机制,将其纳入新乡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结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推动每名学生熟练掌握1项~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运动习惯养成。三是引导和规范青少年俱乐部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和人才培养,加大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和扶持力度,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承办体育赛事、训练和培训等服务事项。四是结合我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抓好青少年足球选拔、训练和竞赛体系构建,开展周末校园足球联赛,为足球试验区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三、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积极备战省十四运会,在提高运动员输送率和成才率的前提下,保证优秀运动队人才梯队建设需要,向省运动队输送8名以上优秀运动员,力争达到省运会参赛90%的大项和60%的小项,成绩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争创1个周期性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1个国家高水平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争创8个周期性省级高水平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三是推动我市青少年训练基地项目建设,解决青少年训练“三集中”训练场地匮乏问题。

四、发展壮大体育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一是力争再增加1个~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争创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二是培育1家~2家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体育企业,打造体育名牌。三是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沿黄流域体育产业带,积极推动国家级体育公园规划建设。四是补齐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加大社会足球场地建设补贴力度,谋划城区“10分钟健身圈”布局,确保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五是持续推动政府补贴带动体育消费,增强体育消费黏性,激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

五、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一是谋划打造1项~2项国内有影响力的体育特色赛事。二是筹备第二届中国·新乡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大会,推动南太行万仙山攀岩节、宝泉“崖上太行”徒步大会和龙舟赛等赛事品牌化、规范化、精品化发展。三是赛事运营强化社会参与,引入优秀赛事运营团队,带动群众全民健身热情。

(来源:新乡日报)

相关内容
//
关闭